康熙很重视修心,故在《庭训格言》中谈论了关于善念之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康熙很重视修心,下面是康熙在《庭训格言》中关于善念的见解:
训曰: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一念之微,静以存之,动则察之,必使俯仰无愧,方是实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翻译:人只有一颗心,心起则为念虑。思想念头的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如果产生的一念是不正的,顷刻之间就知道了,立即随之纠正它,自然不会离正道有多远。《尚书》上说:即使是圣贤,心生妄念,也会行为狂乱;即使是狂人,克制欲念,也可以成为圣贤。一个微小的念头,静的时候保存它,动的时候则要观察它,一定要使自己无愧于天地,这才是实在的工夫。因此,古人治理自己的心,在念头刚刚产生,感情没有波动的时候加以提防,所以花费力气很小却收到很大的功效。
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翻译:作为人活在世上,应当经常追寻内心的喜悦。心生喜悦时自然有一番吉祥的景象。因为人在喜悦的时候就会动善念,人在愤怒的时候就会动恶念。因此古话说:“人产生一个善念,善行虽然还没有做,而吉祥的神已经跟随他了;人产生一个恶念,恶行虽然还没有做,而凶神就已经跟随他了。”这真是最正确的道理啊。
训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何益?
翻译:大凡人心存善念,上天一定会辅之以福份禄位来作为对他的善报。现在的人每天手持念珠敬佛,也是想要做善事的缘故啊。但是如果心中的恶念不除去,即使经常拿着念珠,做这些表面的形式,又有什么益处呢?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闫鹏和律师(Harvey YAN),中银律所总所高级合伙人(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并购公会并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法律维权律师团成员,曾被中国并购公会授予“最佳并购律师”荣誉称号,荣膺“2022品牌影响力·十大领军人物”。
闫鹏和律师不仅精通国内外投资并购法律政策和实务技能,而且拥有杰出的商业智慧和经济头脑,兼有深厚资源和全球视野,服务过众多知名客户和有影响力的大型项目,擅长处理综合性疑难交易和重大复杂案件,拥有十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是深受欢迎的法商融合专家型律师。
Copyright © 2022, Harvey Ya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并购法律网 @京ICP备 13023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