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天,北京六国饭店举办了一场演讲,六国饭店是什么地方啊?是专供外国公使、达官显贵住宿、餐饮、娱乐的地方,主讲人却是一位中国人,他用英语演讲《中国人的精神》。当时的中国人讲演从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且票价要高过梅兰芳。当时,梅兰芳的京剧票价每张1元2角,他的演讲票价每张2元,还抢不到。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学贯中西,在清末民初被国人称为“文化怪杰”的辜鸿铭。而在西方,辜鸿铭被视为高山仰止的圣人。
当时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跟托尔斯泰书信交流世界文化的出路,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孔学,英国作家毛姆、印度诗人泰戈尔、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等到他家拜访,俄国皇储赠他镂皇冠金表。他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声称自己“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乃东南西北人也。”什么意思呢?
1857年夏,辜鸿铭出生于英属南洋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父亲辜紫云是这个橡胶园的总管,祖籍福建,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话,也能讲英语、马来语。母亲是葡萄牙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因为是中葡混血儿,婴儿时的辜鸿铭头发微黄、皮肤白皙,眼睛泛蓝,从小就表现出了对语言和文字的独特天分。
橡胶园的主人布朗先生非常喜爱辜鸿铭,再加上他没有子女,就把辜鸿铭收为义子,从小就让他阅读熟背莎士比亚、歌德、培根、弥尔顿等人的著作,十岁时带他到英国学习。
临行前父亲告诫他:“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辜鸿铭的语言学习从弥尔顿的《失乐园》开始,六千五百多行无韵诗,仅用了一个月就背得滚瓜烂熟。还不懂德语时,他就像念咒一样用半年时间将《浮士德》熟背下来。
他在读莎士比亚的三十七本戏剧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读莎翁,大喜大悲,大是大非,妙笔生花,兴奋不已,但就是让人感到太过热闹,少了一份深沉。”
十四年的留学生活中,辜鸿铭就读于多所世界著名学府,精通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九种语言,获得了十三个博士学位。自由自在地遨游在西方文化的海洋中,从天才少年成长为一名学识渊博、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辜鸿铭不仅学到西方文化瑰宝,也了解到当时西方的问题。令他感到震惊的是,当时一些欧洲著名人物对中国儒家文化表示由衷地赞赏,认为中国文化是医治西方弊病的良药。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向欧洲社会发出忠告:“在我看来,我们目前处于道德沦落难以自拔之境,我甚至认为必须请中国派遣人员,前来指导我们关于自然神学的目的和实践。”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些西方社会的文化精英,成了辜鸿铭了解和认同母国文明的精神食粮,并由此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闫鹏和律师(Harvey YAN),中银律所总所高级合伙人(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并购公会并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法律维权律师团成员,曾被中国并购公会授予“最佳并购律师”荣誉称号,荣膺“2022品牌影响力·十大领军人物”。
闫鹏和律师不仅精通国内外投资并购法律政策和实务技能,而且拥有杰出的商业智慧和经济头脑,兼有深厚资源和全球视野,服务过众多知名客户和有影响力的大型项目,擅长处理综合性疑难交易和重大复杂案件,拥有十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是深受欢迎的法商融合专家型律师。
Copyright © 2022, Harvey Ya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并购法律网 @京ICP备 13023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