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指出,新三板自2014年扩容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孙金钜表示,在近期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有400多家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和曾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A股注册制改革已经试点两年多,注册制改革后IPO标准多元化,尤其是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支持了更多硬科技公司和创新创业型企业的上市发展,为帮助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贡献了重要力量。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并试点注册制,未来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新三板的进一步改革,经济学者、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认为,交易所制度肯定会改革的,投资者门槛必须得调整,否则流动性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我觉得关于流动性,应该还是一个系统性的解决的方案,会考虑其他的一些板块,比如说科创板。关于交易制度,其实原来有很多的探索,比如说做市交易、混合交易等等。现在不是制度的问题,是流动性不足以及优质企业相对匮乏这样的一个局面。”
图片
资深新三板专家程晓明表示,首先,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定位一定要明确为科技企业,为创新企业服务。“此次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我认为把三板定位又明确了,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以及中国证监会的表述是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我认为表述都是非常准确的,一定要强调创新。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一定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他解释道,创新包括三大类,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商业模式创新。中国今天最需要支持科技型创新企业,这就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定位,一定要明确。
程晓明认为,既然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定位在科技型创新中小企业,所以在交易制度上,建议必须实行做市商制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竞价交易、连续竞价方式。当然,降低投资者开户的门槛也是必须的,新三板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动性的问题,大家之所以盼望新三板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交易的问题,就是交易不活跃的问题,流动性差的问题,“背后的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者开户门槛依然太高,原来是500万,现在降低到了精选层100万,但是仍然太高,我建议降到与创业板一样的10万。”
另外,程晓明认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扩容速度也应该快一点。“精选层去年7月27日开市,到现在只有60多家企业,显然数量太少了。现在新三板有7000多家企业,目前精选层企业60多家,尚未到1%,所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以后一定要扩容,让更多的企业从创新层有机会到精选层。”
“总之,新三板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它是为了实现中国梦。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关注新三板的发展,亲自来宣布新三板改革,这给了我们这些新三板的从业人员巨大的鼓舞。我们希望科创板、创业板、北京证券交易所共同发展,一起推动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程晓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