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veyyan@zhongyinlawyer.com

马化腾谈创业历程与合伙精神:不计较,不算计

马化腾谈创业历程与合伙精神:不计较,不算计

   2021-10-22T13:20:23+08:00
文章图片1

各位港大的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各位分享我最近的一些想法。在开始之前,我是首先很感谢张文志教授,还有李国栋意识到对我的过去这一年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的支持。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邀请我来,这时候我没办法拒绝他。首先也跟大家介绍下自己,因为我是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工程师出身的这样的一个创业者,口才不算很擅长。所以也是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我。

文章图片2

等一下我讲的我是发自内心的去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对刚才另外一位张教授,也介绍了很多情况,我感觉有点夸张了,因为其实对于我们一个从深圳一个原来不是一个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最聚集的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来创业来说,其实是非常艰难的。

我们回头看很幸运,而事实上也不是我一个人创业。所以刚才title 有一些修正,我是创始人之一。因为最开始我们是我五位创始人一起创立公司,或者准确的说是两个人开始。然后再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在每个月都有新的同学,其实是同学加入的。

我们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五位创始人,有四位是从初二、初中、初中二年级到大学可能共事就是知根知底九年时间的这样的一种同学。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就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争吵矛盾。但到最后还是因为互相的了解和支持。

文章图片3

可能吵完架之后,第二天可能又又和好了,又开始继续该干什么。所以我觉得这个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今天也想跟大家分享,就是说腾讯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了很多的一些难处。最开始其实我们我是在深圳大学毕业的。

所以深圳中学深圳大学因为那个时候就是可能家庭原因,很多深圳的孩子是读完书之后是想留在深圳特区。因为他是深圳的这个特区的身份还是有一个光环的。因为你一离开深圳,考到别的城市的大学,哪怕是北大、清华,你就没有深圳户口了。

所以当时是我们留在深圳。ok 所以也是阴差阳错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一出来,我就偶然的机会,就是我记得我是在当时买很多的跟computer 有关的书,去学很多东西。然后碰到我另外一个系的无线电的同学,他说他在一家公司叫润讯,可能香港人不知道有没有印象。

文章图片4

以前做寻呼机BB机流行的时候,有一家叫润讯的公司,它是香港和深圳都有的公司。然后我就进了这一家公司做paging system ,就是寻呼机BBG的系统。所以你可以看到是阴差阳错做通信有关的,其实跟我们后面做QQ有关的其实是很类似的。

所以我们当时创业的时候做的第一款产品中文名就是网络寻呼机,就是internet page 这样的一个概念。所以跟你们今天在看到微信其实也是一样的,它是用来找人联系人的。所以说这些最早期的一些点点滴滴,其实对你未来的路是有暗示有有指引的。

我们做了在这个公司做了六年时间就一直。其实我一大学毕业就觉得想创业,那时候创什么业呢?组装电脑50块,一台装电脑,后来发现这个市场就深圳有一有个华强北是吧?这个华强北是应该是中国IT就从那边出去了,还没中关村。

所以说华强北后来看到很多是小学没毕业的,都在那边装装的,比我还熟练。我就觉得我是打不过他们,那我再往高端点走,就写软件,还是我擅长。那时候开始写软件,大量的写代码,然后一直也在看有没有什么机会适合创业。

其实对我来说,创业不是必然。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企业里面,你看到一些新的机会能给发挥的话,我是很愿意在一个安稳的环境下继续做。关键看你能不能发挥。当时我是看到一个是说看到internet 起来之后,但是原来所在的那个企业没办法支持我去做的话,就觉得应该要出来。

所以当时也跟几个同学一拍即合,我们出来就开一个公司,跟做internet 有关。这主要是外包工作就帮别人开发软件,因为你没有办法去说,我要拿了利息怎么样,现在根本没有利息。那时候在我们的市场里,所以非常难我们做大量的外包,帮人家做homepage ,帮人家在top 电脑开发一个小的一个办公软件。

甚至说人家开发游戏一部分,我们争取找了国有关系,争取到我们outsource 到一部分的工作来赚一些微薄的钱,来在寻找项目。直到有一次的机会说广州电信局要出一个跟类似ICQ的这样的产品。我说我们开发现在写的东西,其实软件一行都没写,先把先写好。

好像我们已经有这个软件了,其实一行代码都没写去竞争的。没办法的小公司。因为然后我的title 是工程师,我另外一个方子写的是总经理。因为我技术比较强。如果说到时候这个老板上去是自己干活,好像很难看。我是假扮工程师去完成所有的工作,就隐瞒这个title 的。

因为你太大了,看你公司就两个人。比如说批发公司,所以说这样慢慢最后我们还失败了,投标失败。另外一个那家公司给另外一家公司拿去了,他有关系,我们就失败了,卖不掉。后来回来还真的开发系统,后来就找到这个有几家我的老东家任讯,还有大家知道的很著名的tom 点com 也派人去我们那看了。

那时候说要做到3万用户,我说一天我直接telnet 去那些学校的BBS一个一个拉人过来用,一天只能拉十几个人。我说要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那时候公司已经死掉了。所以这个test 我们不满足这个VC的要求,或者是公司的投资要求又砸在手上了,卖不掉。

因为我们当时没想到自己运营这个系统是想的卖掉的,做完就卖掉,做完就卖掉,有大量的开发,直到最后就砸在手上。我们说那总得test 这个效果怎么样,那还是自己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开始上来了,包括一进来他没有人聊天,我要陪聊的,你要走。

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自己是女孩子,然后要哥哥,因为这个community 才显得很热闹,这有很热闹。

对,那这个不容易,然后逐渐大家觉得很喜欢。因为我们当时同类产品国内好好几家,只有我们是最稳定的。我们天天看着,然后我们的软件写的比较好,不会当机,别人都当机了,我没当。这时候客人就来了,那这个时候就增长很快,开始真的有利息来关注我们了。

所以那时候第一批是IDG和PCCW盈科数码大家知道了,然后各投了110万美金,占了我们40%。加上后面又发了一些可转股债,结果他们全部转成股了,没让我们还钱,所以说我们很快就220万美金贷款200万美金,总共400万 ,420万美金。

我们差不多就有一半的股份就去掉了。现在看很多公司都是很宝贵,就是只容12 10个person 。但是我们当时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谈判条件。但回头看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这个蛋糕真的能做大自己的股份的一点得失,我觉得是一点都不要计较。

关键是有合作伙伴,有人支持你能做,把事情做好。我觉得这最关键的至于比例多少,我觉得这个是其次的。所以当时的心态是我们不想让投资亏钱,可能他会在别的项目亏钱。但我不希望亏到我这个项目上,就是会有比较强的这种荣誉感。

说要让所有投资者是不会说事后把我当做一个反面的一个案例来做。这个感觉上心里面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感觉这个做的不好。所以当时的心态是比较这种我们团队都是比较务实的去做。所以在之后应该说就比较顺利了。有了这笔钱,我们终于可以买服务器了。

因为大量的用户不断地涌进来,所以才有后面的很多的故事。所以回头讲谈到跟香港的关系,我在润讯的时候没有创业之前就已经到过香港。因为有香港公司,所以我是在95年的时候,国内还没有internet 时候,中国是96年才开始某些城市开通internet 是最早我在95年在香港见到了internet 。

一下子眼睛大就是发亮了,觉得很有前景。所以那时候我甚至是在任性用modern 天就打个长途跨阳电话来这里上网。当然他当时内线了,其实不花太多钱。然后在我们04年的时候上市的时候,我们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唯一的一家公司,是满足三年盈利纪录,也就是能够在香港主板上市场上市的公司。

因为那时候全部互联网公司去美国纳斯达克,我想来想去,我当时香港的市场是都是房地产公司,这等等他市盈利不高十几倍、20倍,美国都是五六十倍的这种市盈率。如果选择香港意味着融资比较少。但是我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希望我们的投资者和我们的用户是在同一个时差里,就是不要这样。

所以最终还是选择香港市场。当时有一个梦想说我们那时候上市三块7 ,其实融资之前只估值6亿美金,投行跟我们上市都说你们只有20亿美金,最后实际上不断打折。打折打折上市的时候就6 ,但我一点都不介意这个东西。

其实现在看到很多公司,上市之前老是觉得就差那点价钱,那个气数是不顺,我就不上了,我觉得很傻。你看上市这个多少钱根本不要紧,因为就影响到你多拿那点融资的钱多少而已,先上了再说了,所以应该是这样的心态。所以现在也是一路可以看到增长就拆股权大概是两百多倍。

所以说当时说我们会不会在香港成为科技股的龙头股呢?所以没有想到后来真的是实现了这个梦想。所以我在想说,有时候看一些事情还是要用长远的眼光,不要注重短短时的半年、一年甚至三五年要用更长的眼光来看。好吧,大致讲了腾讯的一个创业的一个过程。

实际上是也跟各位介绍一下国内外互联网的情况。刚才张教授也是介绍了这个情况,说我们排现在国内国际互联公司中是排第五。他实际上的这个比例是这样的,第一阵营是谷歌3600亿美金,2345 ,基本上就是刚才介绍的amazon 、facebook 这个阿里巴巴、腾讯这四家是大概在1900到2100 2200亿美金十个person 上下。

有时候会抖动。第三阵营是500到700亿有一倍百度京东接近这个五百,还有price line 在国外的这种旅游公司六百多亿。剩下的就是比较少的了。像这个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雅虎,已经跌到第十名,而且大部分的价值还是因为他当时买了阿里巴巴股票。

如果不算的话,几乎为零了。但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互联公司都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全球前十名,已经人生达到巅峰的这个状态了。你平时这么想,后来我们现在看到,所以也要回头看一眼,是为中国的这个互联网公司感到自豪。

因为我们看全前十大是六个是美国公司,四个是中国公司,而且从市值来说都和美国公司是同一个量级。不是说以前差的很远。然后你再往看韩国,日本可能是在十几名之后了。然后你看到欧洲的俄罗斯的几乎都没有看到。所以你说中国批评很多中国的这东西,但是你可以看到中国其实是还是很难得能做出这样的成绩。

我们仅仅靠一个中国的人口,其他每个公司是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加起来这个业务我们可以做到同一量级,这已经是非常奇迹了。但是最近这两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以前我们在三年前所有的internet 几乎在上面的这三年发生了完全颠倒的变化。

现在通过手机的流量超过80%,可能在两年前是8比2 ,现在是2比8倒过来。所以现在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在这两年的过程中,如果是哪一家公司没有转型成功,基本上就出局,甚至强大。如微软,它是操作系统的霸主,他很早就看到这个问题,不断地努力,就是没办法。

现在我们手机上70%是android,是google ,为什么google 他这个市值那么高,我感觉他有很多的操作系统的价值还没有爆发出来。剩下20%多30是IOS, 苹果的windows 已经可能两三个点了。

我们现在可能开发软件都懒得开发windows 版本,因为太麻烦了,就没有人用。然后这个还要开发很麻烦,所以这个世界是很残忍的。包括手机厂商也是一样是吧?诺基亚从原来如日中天,因为上面这个操作系统叫新点,我们当时开发软件都开发要开发新点,现在也销声匿迹了,没人开发新的软件。

当时新品是占70%的份额,就在四五年前,所以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触目惊心的多大的巨人,我们说随时可以倒下,倒下之后我们一摸,那体温还是热的,就在你面前倒下。所以你再大的巨人都是要战战兢兢,因为前面的路如履薄冰,非常难。

所以看到也有国内的一些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跟不上就飞就会掉队,甚至强大。如facebook 在他上市的时候曾经股票冲高,后来又跌到这个700亿 。是因为大家担心他的mobile strategy 有问题,大家会手机上可能不用他了。

直到他这两年,你看到他迅速转变,把移动的收入,包括watch at 这个收购也是下学本的收购等等。这些都让他非常的这种不敢怠慢,他一点都不敢怠慢,否则的话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对腾讯来说也一样,我们当时看到了这个有了QQ了,在手机上也用QQ了。

为什么还会有个we chat ,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另外一个一样的东西呢?就是我们因为看到这里面有一点点不同纯粹的手机的instant message 跟PC手机混搭的会很不一样还是不一样。所以对腾讯来说,我们当时很紧张,内部有三个team 同时不管了都叫微信,都叫V谁跑赢哪个厅,就算谁的不敢怠慢,因为荣誉无所谓了。

那时候因为生死攸关,所以最后我们的广州的咗email 的这个团队跑赢了。记得当时我们成都的另外一个team 很失望,说,就差一个月。我说对,就差一个月,你做不出来,我们就选那个了,然后不断的打磨我们全公司的高层全部扑上去。

深夜就在自己的这个victa 的群里面,在讨论什么地方,用的不爽就改要求改。天天如此有长高强度的研发一个月时间,这是生死攸关的生死时速。因为另外一家对手也正在生死时速,他们赌我们不会那么快说你们大公司的动作不会那么快,还我们真就那么快。

我们天天晚上到凌晨三点到五点,很热闹的在群里大家要讨论怎么改。过完那个月基本上就奠定了基础了。所以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往往就是很短的一个时间。就说一个企业是不是是说领导在上面让下面团队去做,那你怎么死的,你都不知道。

所以当时业界评论腾讯拿了第一张的mobile internet 的船票。因为大家都在想是什么是?世界末日那种船票,而且还是头等舱,大家说是头等舱传进来。所以之后我们就过了这个很危机的一个坎之后,我们才有现在比较顺利的今天。

我们看到今天的internet 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原来我们做了大量的搜索电商,各种小的业务。我们现在开始纷纷砍掉。因为我们找到一个新大陆,我们的定位不用再去说,我们应该定位在做生态,做大陆的这个平台。

新大陆的平台让很多的外面的客户合作伙伴加入到我们生态一起来跟我们创业,而不是我们把每个地方都做自己做。所以我们心态改变了,所以最大我们的所以说这就是我们一个internet 加互联网加的基础是发现internet 特别是mobile internet 和很多传统行业有大量的结。

所以要做这个加法之前我们要先做减法,就是我们内部组织要调整。所以我们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做了很痛苦的调整,差不多有一半的高管要调整掉,这很难的。因为毕竟一起打天下,打了这么久,你还要把他是吧?但是你不调整没办法,所以最终还是做了调整。

把我们的搜索卖给搜狗七八百人,把我们的电商业务我们没有做成功,直接并给京东。然后我们再投资几亿美金成为它的大股东,然后其他业务都砍掉。所以我们对外我们提出来说,internet 加是先要先做减法,你才有适合这个未来的心态。

这个心态,我们看到internet 家讲了很多,就是我们在过去这一年半对外讲了很多。然后在今年的两会非常幸运的被写进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作为一个互联网加的行动纲领,国家的一个国策之一。他的思路就是说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完全的虚拟经济,它应该是跟很多传统产业结合。

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其实微信richard 也是一个它对传统的通信是有很大的冲击的。所以一开始在微信推出时候,运营商是很紧张的,就operate 很紧张。他说没有人发短信了,打电话也少了。他说你动他奶酪,我要限制你。

然后你看到全世界有的很多国家是会出很多招来去限制的。但是这个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挡不住。我一直跟运营商说,我说你们放心,不会绝对会受益的。你们的voice 这个变成下降了,但是你的data 业务肯定会上升的更快。

这么多用手机,你怎么会吃亏呢?开始大家不相信,只看到业务在掉增长很难说。直到去年这一年,我们看到2014年数据业务增长的比数已经跌的还快得多。现在operate 就放心了,就认为跟我们是一种叫做鱼和水的关系互相依存。

还有第二个例子是讲这个互联网金融。我想在一年半前闹得很沸沸扬扬的,就是阿里巴巴有一个叫余额宝。他实际上就把很多用户的互联网的账户的钱用一种方式把它去买了一个货币基金,然后给他一个更高的利息。其实是因为中国的利汇率没有放开,所以导致留下了一个大空大漏洞。

这个一下子撬动了很多的散户的这种投资者,迅速的资金超过1万亿。腾讯当时后来也做也是在微微微信里面一个小小的口子,就很快就有1000亿的沉淀基金进去。你看到这个压力是很大的,但银行觉得说,你们这么转一圈什么都没有,然后就什么都没做,就把这钱吸进去,然后又存回给银行,一下子就中间这个点它就扣掉了。

但是因为这个利率没放开,所以说那怪谁呢?所以说这个给央行也好,银联也好,他们有大的冲击说这个怎么回事呢?后来经营难道就这样吗?直到后来说,互联网的保险公司,包括我们今年年初开的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总理都亲自到我们那里去帮我们敲一下第一网络贷款。

这里面诞生出了很多机会,慢慢慢经过碰撞之后,大家就理解了互联网和金融是可以融合的,可以互相支持的。他可以掌握到大量的原来的金融和银行服务不到的客户。比如说我们第一笔贷款是给货车司机3.5万元。从来没见过这个人。

根据他的报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带给他。而且我们知道他每天走这个司机去运输,来来回回突然间就怪你停了,说明你可能坏账了,那我们就要去催对账。那在过去银行是做不到的,因为你没有这个数据,那现在有mobile internet 是跟着他走就可以做到这点。

那这些你说银行原来做不到,他他服务不到的需求,我们可以满足他,所以这是一个例子。另外一个例子是互联网和交通,比如说国外是日本,国内是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在一年多前滴滴和快滴,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滴。

我们在打仗就跟武林高手一样一发力,而这个力就一天大家亏损2000万 。好了,我再亏损3000万 。他说我也顶住,最后最高一天亏4000万 ,但谁也不敢收手,一一收手就是前功尽弃,就是内伤就死掉了。这一只死顶的,所以后来也跟马云沟通,我说这个看怎么收场。

到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这两家公司。但是你不拼过,又好像,但他们又不服气,一定得拼。现在又面临日本的竞争,所以中国其实是一直有外面的互联网公司竞争的。但是强龙和地头蛇之间谁赢呢?目前看无一例外全都是地头蛇音了,但是强龙可能可以投资入股,成为他的股东。

但你要自己亲自打在中国过去的十几年来,没有一家打得过地头蛇。因为本地的创业者,他天天所有身家性命都在这里,一天可以做决策几次。你跨国公司你向老板汇报,老板那边有时差,搞到来肯定不行的。然后这里又有资金,资金也很多,PE很这个会很活跃。

所以最终发现,我觉得这个是我觉得对中国的本土的创业者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些人都是非常聪明,都是很接地气,而且会主动思辨。一条路走不通是几条路中一条路走不通。所以这几个例子就是讲的,你可以看到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

在最近这两年哪变化很大。所以我就当时就提出来说,这个互联网,它应该是像过去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和发明了电力一样,它是一种新的一种信息能源,也就是每一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就跟电一样。你说这个电力公司跟你什么关系,发明了电之后,每一个行业不管金融业还是服务业,什么任何行业都会用电。

所以我们这么把这个理论跟传统行业一解释,大家就一下子就茅塞顿开,就很好理解这个理。所以我们的这个定义思路就是说希望把互联网这个工具和所有的传统行业密切结合。每个人的思考怎么用好。你不用好它,你会必然会在这个行业被淘汰。

所以今年我到处跑,是希望推广这个理念。同时我们内部也希望以维权为龙头,我们去提供很多的传统行业的这种smart solution 可以来带动。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也包括在香港,香港是很强是强在他的金融,还有高端服务行业,特别是中国。

现在很多的这种资本的形式,从储蓄要转向理财投资要这个比例更大,是香港一定能发挥它在这方面作为很金融方面的强项,应该会针对国内的大市场。这么多资金要对外投资,我觉得能够发挥。香港本地的这种优势。但是关键一点就是你要面向中国市场,你要了解现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今天也是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一线摸爬滚打的这样的一种体验和大家分享。我想后面的时间可能是交给张教授。对,谢谢pony 。

阅读全文 →
Harvey Yan

您有什么想法?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