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由苏州基金博物馆主办,全联并购公会、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协办,在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以“聚焦长三角 聚焦大重组”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在苏州开幕。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发表主题为“科技时代的并购和价值观”的演讲,以下为内容实录:
首先感谢大家在这样一个疫情时期能莅临博物馆参加我们十周年的庆典,非常不容易,一个事情坚持十年也形成了一个历史,特别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老朋友,十年来关注支持我们的所有的朋友们。把我安排在最后一个发言本来是一个替补,如果大家前面拖长了,我就讲五分钟。结果各位嘉宾时间控制得这么好,我就不得不做一个20分钟的讲演了。
我今天谈的主题是“科技时代的并购和价值观”。我们从小的时候,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号角是科技的春天,当时是中央领导号召用科技来推动改革。两千年以来的中国进步,就是变法和开关。改革开放就是变法和开关。尽管改革是从科技起步,但是过去40年来起到主导作用的,大部分还是资本的力量。
毫无疑问,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的广泛应用,中国不可能40年来变成今天这个全球大国的地位,要给予金融和资本高度评价的。但是最近两年风向大变,大家重新来讨论金融和实业的关系,今天上午几位嘉宾都强调金融是服务,是配合。大家也注意到,去年开始,陆续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纷纷改名,去金融化,都要把自己迅速向科技靠拢转向实体经济。所以,我也换个角度,从科技时代谈并购和价值观,我想谈三件事,都是最近十天发生事情,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脸书公司更名元宇宙。不仅中国公司在改名,国外的公司也在改名,特别是全球最有影响的Facebook脸书公司,前天正式更名改成了Meta,中国人给它翻译成“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今年突然爆火,从翻译来讲,实在不准确,但是它抓住了中国人的特点,期待梦境实现。“元宇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梦,各行各业的东西可以都装在这个筐子里。过去两三个月来,我参加了很多“元宇宙”讨论会,科技人员谈“元宇宙”,金融谈“元宇宙”,农业谈“元宇宙”,所有人都可以把未来想象放在“元宇宙”,因此“元宇宙”迅速获得了共识。
前天Facebook改名“元宇宙”,非常清楚地希望全世界不要把Facebook认为是个传媒社交公司,而是“元宇宙”公司,它谈的更多是科技公司是VR、AR、AI等等是用科技手段来体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想象空间,这是它的“元宇宙”。
我们中国人谈的“元宇宙”,更多是一个建立在类似我们熟悉的三体世界,网络游戏和科幻像电影一样的东西。现实达不到的东西,更希望在想象中实现,而且这个想象通过游戏,通过模拟场景,可以得到真实体验。中国有五亿人参与游戏,形成了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突然拔高成为了“元宇宙”的消费者和参与者。最近北京火爆的环球影城就是我们现实当中“元宇宙”。我去看了一个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都是成年人。大家去干什么,是体验一个在现实中感受不到的成就,用一个扫帚满天飞,这是一个“元宇宙”娱乐。迪士尼乐园也是“元宇宙”,几十年经久不衰。
“元宇宙”就是在现实世界中和我们连接的平行的一个叫做三维立体的全息、全真的一个世界,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虚幻空间。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互联网的进步,使得我们从碳基人类向硅基人类过渡。几千上万年来,人类都是碳水化合生物,一百年来的Silicon 硅片部分取代了我们的体力和智力等。可以用计算手段来帮助我们实现现实没有的东西,就是今天谈到的元宇宙这样的概念。元宇宙很重要的一个案例叫dicentralland,这是一个网站。现在有几百万人在这样一个网站上购买土地,自己造自己的房子,你可以建造水上乐园,造赌城、商场,很多人买。这不是小孩的游戏,是成年人的游戏。
对Z时代这批人,95年以后出生的这批年轻人,他们完全在互联网空间长大的,对于我们习惯的理念往往不屑一顾,包括我们习惯的大数定律、正态分布、尊老爱幼,都不重要,对他们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权,他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在自己的虚拟平台实现。经济学市场的供求规律,时间稀缺,成本资源有限,在元宇宙完全是不存在,这是全新的社会。他们是未来,我们必须尊重,理解和学习。
500年前,地理大发现的时候有很多故事,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几个人在当时算是社会无业游民,个人冒险者。当年阿拉伯人控制了红海、地中海之后,欧洲人再也拿不到香料了,而且也看不到东方丝绸了,他们希望继续去发现财富。大陆被被封了,只好往海里走。葡萄牙、西班牙最先走向开拓的,那个时期许多探险船走过去,哥伦布成功了,横渡大西洋,非常了不起。普通人不会横渡的,一定要绕着海岸走,随时上岸,有安全感。郑和下西洋是贴着岸边走的。哥伦布的伟大是他没有岸边,直接向完全不知道的未来,一片黑暗,冲过去了。最后发现了新大陆。他认为发现印度,其实错了。他只是发现了美洲。
达伽马也一样,达伽马向南走,没有人走到非洲南边。为什么大家不敢去非洲?大家认为是黑人被晒黑的。但达伽马勇敢的走下去了,绕过了好望角发现了印度。麦哲伦也是,他是看到了哥伦布横渡以后,认定从南边接着往下走还能发现亚洲,于是往下走,一直走到南美,发现了麦哲伦海峡。绕过海峡之后到了,菲律宾最后死在那了。麦哲伦海峡后来基本没被用过,从功利主义看,他实际是失败的。
伟大的发现在整个开始过程中,甚至相当长时间都被误解,被嘲笑。因此当我看到一大片年轻人讨论元宇宙的时候,千万保持一种敬畏心,因为未来的时代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人类文明一万年,我们主要解决的是物质生存,现在已经彻底解决了,全世界人都不超过10%的精力用于衣食住行了,绝大部分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就是元宇宙的根基,我们未来将在这个平台里展开我们未来生存。我们要关注,保持好奇心要关注元宇宙,关注未来的社会。
第二,特斯拉超过万亿美元市值。三天前特斯拉市值超过1万亿美金。特斯拉刚刚成立11年,特斯拉目前的市值是包括大众、福特、丰田和现代等前十家汽车巨头市值的总和。并购决定公司价值,特斯拉是一路全是靠并购的。它本身不是搞车的,它也不是搞电池的,所有特斯拉技术,计算机、电池全部并购组合了,全部靠并购组合出来的。这是并购的力量。我们要重新考虑公司到底怎么发展。许多媒体谈中国要培养马斯克,找到比尔盖茨,可能吗?包括我们现在到处谈的“独角兽”,让政府选择“独角兽”就像皇帝选太子似的,最后很可能不是太子。
特斯拉不是事先马斯克设计的,是市场选择出来。我们要理解一个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多次引用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经典,叫“铅笔的故事”。几万人的参与,几十个国家的来源,最后才形成一根铅笔,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靠自己能生产一根铅笔,也没有一个企业家设计和组织这根铅笔的制作。
最重要是,所有生产铅笔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生产铅笔。生产铅笔,造笔心、造橡皮的不知道,那怎么形成的?这就是市场的力量,价格的力量。并购交易跟商品交易一样,商品的价值要靠交易实现,不交换在家里冰箱的不叫商品,卖出去才是商品。珠穆朗玛峰很伟大,但珠穆朗玛峰不值钱,因为没有人去买它,就摆在那儿,是一个品牌不是交易产品。所以一个东西要能够成为商品,必须要交易。并购交易谈的是公司,公司是也是商品,而公司的价值是靠并购交易实现的。上市公司才形成真正的市场价值,公司在那儿不交易是没有市场价值的。一个公司能够伟大,必须不断地并购,不断加入并购交易当中。只有在并购交易中,你才能够可分割,可重组包装,我们并购公会的一大批并购人就干这个事情,用大堆零件组合一个好的公司,如果把一个不好的公司重新组合再进行交易。
从特斯拉发展让我们重新认清并购的重要。任何一个公司从小发展到大,几十年、上百年成为百年老店,过去是这样,但今天不行了。不通过并购成长,这个公司只能被别人并购,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我们几十年来一直要推动建立并购市场,鼓励大家并购交易,把公司的潜力挖掘出来。
我们七八年前在这儿开的并购基金年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让并购基金成为主流。我们特别呼吁在长三角把并购基金形成一个生态圈,不仅仅是现在我们有很多基金小镇,有东沙湖基金小镇,高新区基金小镇。但这些基金小镇,基金的层次和质量需要调整,并购基金应该是基金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
第三,北京成立证券交易所。这是30年来资本市场上一直期盼的大好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历史有一百年了,1920年北京就有证券交易所成立,共和国成立后关闭了,没有起到作用。30年前资本市场培育的时候,也是首先推出北京证券交易所,但没搞起来,在上海、深圳搞起来了。今年终于有第三次,我看了有些的担忧,可能我已经不再年轻充满激情,我看到了很多困难。
北交所成立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事件,是给我们提振信心,重振资本市场一个忠告,这个毫无疑义,我们大家要一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另一方面也是说明之前的科创板还有创业板,第三版等等,不尽人意。所以再打一次强行针。政府的监管机构不断强调北交所定位跟上海不同,跟深交所不同,跟香港不同,要努力来建立特色。其实从历史角度来说,哪有什么特色,只要进入市场,一定要PK,一定要竞争。谁规定北交所就搞小的、专的、特的。那上交所不搞吗?一厢情愿的自上而下解决一个交易所定位是困难的。我看首先是让大家来支持开张,要降低门槛。
纳斯达克成立的时候大家没觉得纳斯达克是个什么公司,电子交易,没人瞧得起,都拉低股。纽交所瞧不起它,美国很多交易所都瞧不起它,结果今天它第一。因为它抓住了创新,抓住了中小企业,北交所定位什么?应该市场定位,由消费者定位,投资者定位,参与者定位。
小的企业才是美好的,是未来,大企业它是已经格局形成了,小企业有机会。交易所一定要保证中小企业能进去,交易所不能保证中小企业成功,全世界都不能保证中小企业成功,成功是市场决定的。但是你允许上去进场玩,这是很重要的,因此北交所大开放,再降低门槛,注册费能不能先取消,后收钱,互联网思维,成功再收钱也行。
回头来,三件事。
第一,Face book更名,我们看到元宇宙未来,这是我们的未来,要学习。
第二,特斯拉成就,要我们更加感觉并购的重要,并购基金的重要。
第三,北交所又给我们提供了中小企业平台,我觉得苏州要抓住,园区要抓住。
最后,并购的价值观。过去40年来,我们是野蛮生长,我们穷,落后,因此我们要贪婪些,要跟追欧美,步伐鲁莽,动作非常快,肌肉必须强大。但是40年来,我们已经成功成为大国了,在整个全世界来看,我们有些方面有太多的欠缺,我们的精神世界、信仰、文化、教养,还需要大的提升。
新一代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有更多选择,不再急切爬坡,它要夯实,要精耕细作,要关注ESG和社会责任,关注环保,关注教养,关注文化,关注我们的未来,关注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所有的并购,金融活动,要重新来定位自己,为实体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有创新者,为未来服务。一个新的事件改变整个社会版图,改变所有人的观念和视野,为未来布局。
我们的金融博物馆和并购公会,这么多年来,就在做一件事情持之以恒,面向未来调整自己。未来决定现在,不是现在决定未来。我们习惯的是传统思维,我们要了解历史,看未来是怎么走。现在不一样了,是未来决定今天,未来什么样,你才调整自己,这是一个大的观念颠覆。我们希望了解世界的变化,我们一定会走向全球的标准制定者,但这个标准不是我们想象,是靠市场竞争。我们最强大的竞争能力,是有95后、80后这批年轻人,他们的思想格局,视野和操作经验和坚韧能力都超出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要与一个巨大的传统体制搏斗,我们大量的精力用于变法和开关,才有了今天资本市场。
我们是伤痕累累过来的,但是我们希望下一代人不会经过我们这样的痛苦,他们放下负担,轻装上阵面向未来,对准科技实业,走出他们自己路。最后提及一点,我一直耿耿于怀的实业和金融的关系。我一直在谈,实际上好的金融,就是实业,金融不是虚的,是坏的金融炒作才是虚的。好的金融调配资源,金融本身就是做实业,很多人不理解。我经常用这样的例子,两百年前农民认为工人都是一帮骗子,因为整天砸石头弄煤炭,不种粮食。一百年前工人认为白领是骗子,手都不脏,在办公室晃,凭什么赚钱。50年前白领认为搞计算机人都是骗子,敲键盘也没看出什么效益,20年前搞计算机的认为互联网是骗子,今天我们认为搞“元宇宙”都是骗子,历史就是都是这么走下来的。
我们要放眼未来,我们要透彻理解历史,我们要宽容看待年轻人今天的创新和尝试。我们能够有更高的格局和视野,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贴近前沿,我们的生活才能更丰富,更有意义,对这个社会有实质性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