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实践中,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背景的律师应当如何展开合作,才能最大程度促进理解与共赢?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忆以其管理的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为例,讲述了粤港澳联营所的挑战和未来。
粤港澳联营所面临着三大挑战
她介绍,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6年,是内地最早的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目前该所拥有18名香港律师,12名澳门律师,基本能处理港澳所有案件。在日常的管理当中,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律所的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
挑战之一是“收费”制度。香港和澳门律师采用的是按小时来收费,而内地律师则是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案件所涉金钱额度进行收费。内地顾客往往希望港澳律师也按照内地的方式来进行收费。针对该问题,陈忆表示,经过五年的融合,他们的解决方式是,让港澳律师实现判断案例的复杂程度,最终一次性报价给内地客户,避免后期内地客户因费用持续不断而难以接受;
挑战之二则在于三地律师面对各类案件的工作模式、流程不完全相同。在她看来,这是三地律师在各自的地方发展经营造成的。联营三方在联营前,都是各自在所在地独立经营的律所,都发展并拥有各自的一套经营规则和模式,在联营以后,面对工作往往需要考虑如何协调和整合各方的工作方式,形成新的工作流程,这就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则是跨境司法程序方面带来的。冗长的司法程序经常为跨境案件带来困难。涉外案件送达时间往往较长,从而影响到审理和执行,并且内地与港澳的法院判决又未必能得到相互的认可与执行,以上种种为解决跨境争议带来诸多困难,关于处理跨境案件的司法程序有待立法改善。
粤港澳联营事务所是中国特色,未来将更加国际化、便利化
那么,粤港澳联营所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陈忆表示,粤港澳联营事务所是中国的特色,其发展将会更加国际化、便利化。一方面,香港有着向全世界开放的司法环境,全世界的律师都可以考香港的海外执业律师证,通过香港的桥梁派驻到内地来,另一方面,澳门可以吸引一些拉美的律师到澳门执业,最后派驻到内地来,从而使得未来的联营所更加国际化、更加便利。
此外,目前内地的司法也在改革,逐步将诉讼、仲裁业务向港澳律师开放。此次大湾区9个城市已经向港澳律师开放了诉讼业务,所以未来的趋势将更加便利。
谈及未来粤港澳律师人才应当如何培养?陈忆给出定论:目前三地法律律师的培养主要通过有经验的律师进行带教,从入行到培养成熟需要至少20年的时间。她希望,将来高校的法学院能有针对性地培养粤港澳法律人才,让法律专业学生从一开始就同步学习三种法律,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