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山东盛和塾
1、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
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工作”就类似于修行。
图片
而实际上,释迦牟尼提倡的进入悟境的六项修行——“六波罗蜜”,其中之一的所谓“精进”就是拼命地工作。
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
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2、幸福的感受来源于“知足之心”
不管物质条件如何充裕,如果无限度地追求欲望,就会感觉不足,心中就会充斥着不满,就无法感受到幸福。
相反,即便是在物质匮乏、一贫如洗的状态下,如果具备知足之心,就仍能感受到幸福。
就是说,幸福与否,是由人的心灵状态决定的。
图片
“满足了这些条件就能幸福”,世上没有这种普遍性的标准。
在临死时,能够感觉到“我的人生是多么地幸福啊”,塑造这种能够感觉到幸福的心灵,才是重要的。
如果没有这种能感受到幸福的“美好心灵”,就绝不会有幸福。
为此,释迦牟尼告诉我们要有“知足之心”,就是培养一颗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心灵,这才是重要的。
释迦牟尼教导我们,不要贪得无厌,不要怒火中烧,不要牢骚满腹,重要的是努力培育一颗仁厚充裕的心灵。
每天带着知足之心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就能变得丰富多彩,幸福美好。
图片
3、通过每天反省来抑制利己心
我每天早上在洗脸的时候,有时会从心底涌起强烈的反省之念。
例如,每当这时回想起自己前一天的不当言行时,我都会冲着镜子里的自己厉声叱责,“岂有此理!”“你真是个蠢货!”
最近以来,更是不仅限于早上洗脸的时候,在宴席结束后,回到家中或者酒店的房间准备上床就寝时,也时不时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对不起,希望上天能够原谅我”这样的“反省”之词。
我口中的“对不起”是在为自己所犯的不当错误表示坦诚道歉的同时,又是在向造物主发出祈求,希望自己的错误能够得到原谅。
每当我高声说出这些话时,或许会让听到的人吓一跳,但是我在独处之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这些词语的事实却又有利于我进行自诫。
对于这个习惯,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时我自己的“良心”在呵斥内心中的那个利己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够基于理性,从利他角度作出判断的话,那么就自然会永远确保采取正确的行动。
我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不断“反省”来警戒自身,尽可能地压制住利己念头,那么我们心中原本潜藏着的美好的“利他”之心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通过“反省”,我们一定能够让我们心中原本美丽的心性得到绽放和升华。
4、时刻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铭记于心
“自利则生”,“自利”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没有自利,人就是去了基本的生存动力;而“利他则久”,“利他”也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没有利他,人的生活和事业就会失去平衡,最终只会是一败涂地。
因此,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经营企业,我始终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这八个字一直牢记心中。
我认为,“自利”就是要求人多做一些有意义和高价值的事情,让自己能够在社会中赢得到尊重;而“利他”就是要求人摒弃自私心理,凡事从他人角度出发。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一直都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句话,之所以这样,我是想时刻提醒自己,做人绝对不可以自私自利,一定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舍己为人的胸怀,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具备“反人性”的能力。
图片
5、作出结论前,先设置一个“理性的缓冲器”
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做出判断。这时,瞬间产生的第一反应,往往出于本能,即出于欲望。
因此,在正式应答前,暂且保留条件反射式的判断。
暂停片刻,吸一口气,然后自问自答:“我这个想法,这样判断,是否出于个人欲望,是否夹杂私心?”
这样做非常重要。
就是在做出结论之前,先设置一个“理性的缓冲器”,使你的判断不是基于单纯的欲望,而能接近于理性。
图片
在“思考”这一过程中预设一个“理性的程序”,对于摆脱欲望而言极为有效。控制住欲望,也就是抑制了私心,利他之心就会抬头。
先人后己的利他心,是人一切德行中最美好、最高尚的品格。
6、戒掉情绪是反人性能力的关键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真正的智者,不会为无意义的事情而劳心费神。
有人曾问我,怎样才能摒弃感性所带来的烦恼?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无知。
所谓‘无知’,便是无欲无求。感性之所以能够带来烦恼,不过是人的欲念、痴念、嗔念引起的,若是无欲无求,又怎会衍生出烦恼?
普通人对于钻石的看法是“价值”,是“金钱”,但若是把钻石做成玩具给一个小孩子,他却只会像对待普通玩具一样对待它,玩过一会儿之后便把它丢到一边了。
所以,“无知”的境界,便是保持童心。而这对于久处社会的我们来说,并不容易。
因此,我们要重回“无知”的状态,避开感性的烦恼,就要进行感性修炼,令那些生于感性的烦恼,同样在此处消散。
7、每天静心,也能逐渐磨炼“反人性的能力”
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往往会有做不完的事情,真正闲暇空余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什么事都无暇细想。
在这纷纷扰扰的社会中,常常被时间追着跑的我们,只能一天天忙碌地度过,以至于都来不及思考人生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时间静下心来,哪怕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好好观察自己,审视人生,让日益浮躁的心安定下来。
这样的静心会让自己气定神闲,把一天的烦闷之情一扫而光。
这个过程不一定必须非要像出家人那般盘膝坐禅,也不一定坐在桌前闭目冥想,只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安静地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让心慢慢静下来就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你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通过调整自己的心绪也可以增强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