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二 章
道 者 万 物 之 奥 。 善 人 之 宝 , 不 善 人 之 所 保 。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 美 行 可 以 加 人 。
人 之 不 善 , 何 弃 之 有 。
故 立 天 子 , 置 三 公 ,
虽 有 拱 璧 以 先 驷 马 ,不 如 坐 进 此 道 。
古 之 所 以 贵 此 道 者 何 。
不 曰 : 求 以 得 , 有 罪 以 免 邪 。 故 为 天 下 贵 。
王弼《道德经注》
道者万物之奥,
奥,犹暧也,可得庇荫之辞。
善人之宝,
宝以为用也。
不善人之所保。
保以全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言道无所不先,物无有贵於此也。虽有珍宝璧马,无以匹之。美言之,则可以夺众货之贾,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故曰可以加於人也。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不善当保道以免放。
故立天子,置三公,
言以尊行道也。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此道上之所云也。言故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所以为道也。物无有贵於此者,故虽有拱抱宝璧以先驷马而进之,不如坐而进此道也。
古之所以贵比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以求则得求,以免则得免,无所而不施,故为天下贵也。
Like this:
Lik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