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88-0018-6806
  • harveyyan@zhongyinlawyer.com

冯仑: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不是领导别人,而在于管理自己

冯仑: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不是领导别人,而在于管理自己

   2021-12-03T09:50:39+08:00

原文链接:稻盛和夫:管理好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

一、管好自己的嘴巴:用心说话

1.再能说会道,也不如有一颗真诚的心

雄辩的人往往玩弄辞藻。能说会道起初会给人好感。但如果你仔细听的话,就像棉花糖一样,内容空洞。

说话流畅似乎就有说服力,有人会产生这种错觉。但是,我却感觉不到其中有任何的魅力。

与这种口气轻飘的人交流,我实在没兴趣。

我希望年轻人不要去模仿油腔滑调的花言巧语。我倒是希望听到发自灵魂深处的真实声音,哪怕说得有点结结巴巴。

无论如何,拼命也得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自内心的期待,这时的诉求力很强,就能唤起对方的感动。

其中或许欠缺一点流畅和雄辩的风采,但是,没有哪种方法可以胜过这种真情流露。

如果真的想让对方理解自己,就要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感情。

不需要那些天花乱坠的说话技巧,只需倾注全身全灵,诚实说话就行。诚实,让说话者和倾听者心心相连。

2.将灵魂注入语言

语言是人们心中所悟,用大脑加以整理,然后通过声音传递出去的工具。

但是,仅仅将心中所感用头脑思索,再用声音传达,并不能说服他人,或给他人增添勇气。

日本古语中有“言灵”这个词,就是说必须将灵魂注入语言。

言为心声,“自己认为非这样做不可”,讲这话时必须抱着信念,在语言中注进自己的灵魂,这样才能发挥语言的威力。

做不到这点,就无法震撼人心,人们就不受感动,也不会行动。我从年轻时起就一直按这条原则思考并行动。

3.优秀的经营者,都是“表白”的高手

经营者个人再努力也有限度。特别是小企业,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因此,必须把身边仅有的几位员工当作共同经营的伙伴。

让他们与自己想法一致、努力工作,支撑事业的发展。一定要让他们和自己同心同德、同甘共苦,成为共同经营的合作伙伴。

员工是一名也好、两名也好,从录用那一刻起,就要把他当作共同经营的伙伴迎入公司。

并对他说:“我就依靠你了!”而且平时就要用这种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么做的话,员工会小看我吧!无意间我们常会这么去想,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从正面对员工直言相告“我要依靠你”,这样一种态度才是构筑公司内部正确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各位员工,让我们齐心协力把公司发展起来,请大家从各个方面来帮助我。我把大家当兄弟、当父子,与大家一起工作。你们不要把自己仅仅当作工薪族、打工者。让我们以这种心态共同奋斗吧!”

这些话必须当面对员工讲清楚。

首先是“我要依靠你”这一句话,接着,经营者把员工当作共同经营的伙伴这样一种姿态。

只要这么做,就能够点燃员工的热情。特别是对于小企业来说,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管好双手:做正确的事

1.率先垂范

在工作上想得到部下和周围人的帮助,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哪怕是别人都讨厌的工作,自己也要一马当先,采取积极挑战的态度。

无论堆砌多少令人动听的辞藻,如果自己不带头执行,就不能抓住人心。

想让别人做的事,首先自己要冲在前面,用行动做出表率,这样,周围的人才会追随你。

率先垂范需要勇气和信念,但是只要不断地用心实践,就能够自我提升。不仅领导者,公司里所有的人也都应该共同营造率先垂范的风气。领导必须奋战在第一线。

我认为,这种精神和态度是对部下最好的教育。

领导只靠念念叨叨是无法打动员工的。只有员工自身的心态转变,才会自然而然地激发主观能动性。

就是说,光靠说不行,关键在于你们怎么做。

比如,每天早上,各位必须比员工早到公司,不然怎么能管理员工、激励员工呢?

要真正打动人,不能靠三寸不烂之舌,而要靠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倘若只会说教,自己却无法成为表率,员工势必会不服不满。所以说,领导要从自身做起。

我再强调一遍,领导只靠念念叨叨是无法打动员工的。只有员工自身的心态转变,才会自然而然地激发主观能动性。

2.让下属放手去干

在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经营者自己就能管理整个公司。但随着公司的成长壮大,一个人要照看全体就变得困难起来。

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者就会从内心渴望出现这样的搭档和伙伴:他们理解自己的思想,同自己的能力相仿,热爱公司,能为公司废寝忘食、努力工作。

但是,这样的人才实际上很难找到。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要在公司内部发现这样的人才并不容易。

基于这样的思考,就孕育出了现在的阿米巴经营这样一种体制。而阿米巴经营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人才。

所以,挖掘那些即使在现阶段还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但是却有可能胜任领导职务的人才,任命其为阿米巴领导,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候,并不是把经营全权委托给该领导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是必须有人对该新领导进行指导和监督,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其茁壮成长。

总之,当缺乏能够胜任阿米巴负责人的人才时,必须选拔并培养有潜力的领导。

我在开始新业务的时候,一直认为“人才才是事业的基础”,所以我并不是因为市场存在商机而拓展事业的。

我必须在确认了公司内部存在适合负责新事业的人才,或者虽然公司内部没有但外部却有合适人选,并且确定其能加入本公司的基础上,才着手开拓新的事业。

“有了合适的人才才能涉足新事业”,这是我坚定的原则。

人才才是事业的基础,有了合适的人才才能涉足新事业。

因为阿米巴经营已将组织细分,所以即使起用有前途的新领导而使个别阿米巴经营不善时,也不至于危及整个公司的根基。

因此,即便是经验不足或让人略感不放心的人才,也要大胆地起用,让其不断地积累经营者的意识和经验。这点至关重要。

三、管好双脚:走正确的路

认真确立基于原理原则的哲学,按这种哲学办,就能促使事业成功,给人生带来硕果。

何谓原理原则?何谓哲学?

所谓“原理原则”,用极其单纯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就用它作为判断基准,依照这一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要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待人要亲切……这些在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就教导的、作为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在人生历程中自然就会懂的、“理所当然”的规范。遵循这一原则规范去经营企业就行了。

但践行哲学的过程绝非轻松愉快。依哲学行事需要律己,需要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中间伴随着许多痛苦,有时会给自己带来损失,要经历一段苦难的路程。

面前有两条路,选哪一条?

当你彷徨时,我劝你摆脱一己的私利,选择那条“本来该走的路”,即使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勇敢地选择“不圆滑”、“不得要领”的生存方式。

不过用长远的目光看,正确的哲学指导下的行为,绝不会带来损失,即使有一时的损失,后面必有回报,而且可以避免大错。

举例来说,现在日本还没有完全摆脱泡沫经济的阴影。当初,许多企业争先恐后参与不动产投机。

只要将土地转卖就能让资产升值,预期行情还会上涨,从银行贷来巨额资金,继续投资不动产——许多企业都这么干。

房产只要持有就能升值,从经济原则看,这未免可笑。这种违背原则的行为大行其道,被认为理所当然。

但是泡沫一旦破裂,可望增值的资产转眼间变为负资产,不少企业落下一身债务。你是事后诸葛亮,泡沫破灭后才说风凉话——有人或许这么说。

然而,只要你懂得原理原则,只要你持有正确的哲学,不管出现什么潮流,你都能做出正确判断。

当时,京瓷靠多年辛苦积累,已拥有巨额现金存款。许多人劝导我投资不动产。其中还有银行的人,他们见我“不开窍”,还恳切地教我如何赚钱的奥秘。

但我认为,只把土地从左手转到右手就能赚大钱,天下没有那样的好事。就算来钱,那也是不义之财,来得容易去得快。

因为我这么想,所以有关投资的建议一概回绝。

“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我的信念就这么单纯。这来自做人的正确的原理原则。

所以在巨额暴利的引诱面前,我能告诫自己“不起贪念”。我内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由此可见,即使蒙受损失也必须遵循的哲学,明知吃苦也甘愿承受的觉悟——自己心中有没有这种哲学和觉悟,这就是事业成功与否、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

四、管好内心:不打退堂鼓

1、与困难正面对峙

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业,经营者都是最孤独的。

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必须要做出最终的抉择,必须要担负责任,所以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感到孤立无援。

所以,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时,大家都习惯回避,选择绕道而行,试图从遇到的困难中逃跑。或者正面迎击太难,于是选择从侧面攻克。

这不行!对于困难,应该采取正面进攻法,正面对峙。

明知困难,但无论如何也必须克服,绝不逃跑。以“不管怎样必须获胜”的迫切心情,与困难正面交锋。

所以。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通过“正面突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不论是公司经营,还是技术开发,或者是生产、销售,我常常遭遇看似无法逾越的难题。每当此时,我都从正面迎击困难,绝不玩计谋、耍手腕。

无论何事都认真面对,正面迎击——有时这等于把自己逼入背水一战的境地。就是说,遭遇困难时决不逃避,抱一股憨气傻劲正面迎击。

这确实很难,但你直面的问题非解决不可,这时候,你是躲避困难,逃之夭夭;还是与困难正面对峙,正面交锋。这是能否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

2、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自己的未来怀抱希望,用开朗的态度积极釆取行动,这对工作和人生而言,十分重要。

在人生中,有时即使拼命努力,事情的进展仍不顺利。这时候,不要从外界寻找理由,发泄牢骚。

而是把挫折当作让自己成长的机会,用开朗的、积极的态度,从正面向困难发起挑战。无论什么现象,只要观念正确,不从坏的、负的方面去理解,就可以从正的、积极的方面去接受和应对。

如果是这样,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保持开朗的情绪,持续不懈地、拼命地努力。

因为无论遭遇多么困难的状况,只要以开朗的态度积极努力,就一定能克服。自己的精神状态如何,事情的结果就会随之变化。

无论如今身处何种逆境之中、遭遇怎样的不幸,都不要消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请坚信不远的将来自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这非常重要。

3、正确地对待苦难和挫折

上天绝不会给我们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生,一定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考验,让我们在应对考验中度过人生。

如何接受这类考验呢?

有人用开朗、善意的心态接受考验,积极乐观,坚韧不拔,不懈努力;有的人以阴暗、悲观、扭曲的心态对待考验。采取哪种态度,人生将会迥然不同。

积极面对考验的人,就能开拓人生,取得进步。相反,消极面对考验的人,就会陷于悲惨的境地。而悲惨的人生又会进一步损耗人的精神,使人更加消极,更加萎靡不振。

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考验。

年轻时受了些挫折,就自暴自弃、糟蹋人生、毁坏人生,那怎么行呢?不管现在处境如何,在漫长的人生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把人生变得美好。

现在正处在不幸旋涡之中的人,应该这么想:

“年纪轻轻就吃这么多苦,遭这样的难,恐怕全日本也少见。这并非不幸,这是上天给我机会,让我体验他人体验不到的经历。”

人生中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一切都是考验,都是上天为了让人成长而赐予的考验。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时候可能会陷入悲观,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但是,一切失败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的是让我们加速飞跃。

人生中发生的事情,仅用我们人浅薄的头脑,仅用眼前的幸与不幸去判断,那是不行的。应该站在天道的高度观察。

那样的话,我们就能观察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即使现在正遭遇看似无情的灾难,也要认定,这灾难对当事者的将来必有好处,此乃上天赐予自己的“奖品”,必须这么去想。

有时候,人思善了、行善了,但上天仍然会给予严酷无情的考验。能否坚持从正面面对这种苦难,用什么心态来应对这种苦难,将决定自己人生的航向。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挫折,甚至健康受到影响时,也要告诉自己:“这种逆境是上天赏赐的,目的是让我变得更出色更强大。”

对待困难和考验,就要用这种积极的态度,这是绝对必需的。

你能承受多大的委屈,就能承担多大的责任。

那些真正成大事者的人,他们都能管理好自己的心态,能够不断地在委屈中成长,在挫折中进步,直至取得成功。

五、管好身体:才能走得远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这句古老的格言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历久弥新,至今依然适用。

如果有志于成为领导者,就必须注意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一个集体的负责人不应当让健康状况影响自己对事物的判断。

人在健康欠佳时,会无意识地回避需要体力和耐力的决策,判断流于轻率,给许多人带来麻烦和不幸。

老实说,当健康状况影响判断能力时,领导者就应该主动辞职,可以转而当参谋,用自己多年的知识和经验为集体再做贡献。

领导者必须做出努力,始终保持一个与健全的精神相对应的健康的身体。因为领导者必须有能力做出公平、无私且对全局有利的正确判断。

企业经营之路并不好走,它就像是一次长跑。在长跑的过程中,你会很痛苦,会遇到歧途,更会遇到其他方方面面的险阻。

那么,如何走好这条路呢?

你要用你的言行去感召别人追随,你要确保自己的方向没有偏差,你要有坚韧的内心,强健的体魄,如此才能带领大家走得久,走得远。

阅读全文 →
Harvey Yan

您有什么想法?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