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记者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下称“北数所”)获悉,北数所宣布在全国率先建立数字经济中介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数据交易生态体系。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下称“北数所”)在相继推出全国首个新型交易模式、全国首个数据交易指南、全国首个加密交易平台、全国首个数据交易联盟之后,继续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领域先行一步,建立国际化的数字经济中介产业体系,为数据要素资源价值化进程提速。
记者了解到,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虽然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但资产属性尚未充分体现,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完成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变现”过程,才能达到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而规模、高效、安全的数据交易行为,离不开由供需方、中介方、监管方组成的生态体系的支撑。
在这方面,北数所自2021年3月成立时,就成立了全国首个国际数据交易联盟,涵盖交易主体、交易客体、相关服务单位等全要素市场参与方,目前已入驻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等100多家单位。
数字经济中介服务体系是提升交易效率、服务质量和市场活跃度的关键因素。在打造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特点的中介服务体系方面,北数所率先将中介服务功能与数字经济特点相结合,对数字经济中介体系进行整链拆解,形成涵盖数据收集、治理、加工、确权、评估、定价、交易、审计、资产证券化等的新型数据要素服务商体系。
北数所还联合部分具备合规数据资源或授权运营某类数据的合作方,打造数据托管体系,包含数据资源拥有方、授权运营方、安全保障方、合规处理方、场景应用方等各类具备较高的公信力的机构,通过对受托数据进行标准化清洗和脱敏处理,对数据来源和采集过程进行合法性验证,实现数据的合规存储、授权管理和市场应用,促进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提升。
为发挥数据交易的平台作用,让多元的数据服务广泛汇聚,北数所构建了数据经纪体系,侧重于数据的场景化利用,通过对接数据资源、开展经纪服务、撮合进场交易、解决客户需求、参与价值分配,活跃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可信有序流通和市场化利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数据托管机构和经纪机构应兼具社会公信力和经营公益性,服务能力强且具备相关业务资质。”北数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前期北数所已经就数据托管商和数据经纪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于12月上旬面向全球招募数据托管商和数据经纪商,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和国际重要的数据跨境流动枢纽。”
1
图片
2021年3月31日,北京数交所揭牌成立。北京数交所致力于构建行业领先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在特色模式引领方面,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分级分类交易模式,率先开展数据资产确权、数据分级管理、机构分类审核、合规体系建立。
在特色规则保障方面,北京数交所创新形成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发布《北京数据交易服务指南》,建立涵盖交易主体认证、资产评估、价格发现、交易分润、安全保障、争议解决等各项机制。
为鼓励交易参与方进场,北京数交所现场发布了“六大交易权益”。
一是上架产品有凭证。利用数据交易平台IDeX系统,联合北京数字经济中介服务体系,对用户上架的产品进行数据资产登记并颁发数字资产凭证,对上架产品的内容以及凭证流转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存证监管。
二是交易记录有留痕。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交易记录存证上链,实现对数据资产的记录和追踪,确保可追溯、防篡改。
三是数据需求有应对。北京数交所已完成与政务资源网与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的对接,持续推进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科研数据、跨境数据等的高效汇聚,为进场客户提供海量数据支持和寻源服务。
四是进场交易有政策。制定进场交易特殊权益政策,交易参与方可根据实际成交量获取相应比例的数据权益,用于抵扣其后续通过平台购买数据、算力、算法服务时发生的费用。
五是交易模式更创新。打磨安全性好、适配度高、实用性强的“数据成品”,将融合数据、算法、算力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拓展为可供交易的数字资产。
六是交易后续有保障。推动设立北京数据要素产权保护体系,推行数据交易保护义务衍生的原则,并就交易过程中规定数据的使用范围和禁止用途进行保障,增进监管方对买卖双方的监督义务。
图片
图片
来源 :21资管+、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要素交易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