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88-0018-6806
  • harveyyan@zhongyinlawyer.com

300亿估值社区团购独角兽十荟团突然崩了?超20家VC/PE入局

300亿估值社区团购独角兽十荟团突然崩了?超20家VC/PE入局

   2022-04-02T04:51:29+08:00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老高

又一明星资本扎堆的独角兽,崩了。

投资家网获悉,“联合全国优质商家,依托150万社区合伙人,坚守普惠零售初心,带动社会近200万人就业”的十荟团近日被曝“全国城市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公司进入善后阶段,将主要处理供应商货款的清算事宜,以及员工工资的结算赔付问题。”

作者查阅十荟团官方微信号发现,此前周更的内容已停更两个多月。对于“倒闭”,官方目前未作出任何回应,有投资人向作者表示,“所有业务关停属实”。遥想,十荟团曾经锋芒不可一世,4年7轮融资,吸引阿里、中金资本、启明创投等超20家“顶流”VC/PE跑步入局,估值近50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如今崩盘,不免唏嘘。

黑暗到来前,十荟团也曾经历光明。

它的故事源自一个“让更多人享受更好生活”的80后,他叫陈郢。当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他来到美国攻读哈佛商学院MBA,和众多同学琢磨去全球500强工作人生即将飞黄腾达的思路不同,陈郢骨子里“不甘于人下”,他想回到中国,通过双手创造价值。

陈郢本来有很多创业的机会,以他的学历与人脉,在北上广深做成点事应该不难,可他首先选择了“下乡”。2012年,陈郢跑到农村从事扶贫性质的社会创业工作,试水农村电商,带领农民参与互联网卖菜,并在农产品、电商、社交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农村“游历”的陈郢,尝试摸索过N种模式发现,县乡的消费力根本支撑不起自己的商业构想,农村创业的成功率实在“太低了”。于是,他被迫回到北京,继续创业,成立跨境电商公司有好东西,阵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供应商从农民变成了老外。

这种转移,是一个蛮大的跨度,不同消费场景,用户画像也从老百姓变成了年轻中产。

但听说陈郢终于回到北京了,资本纷纷躁动起来,真格基金、愉悦资本、启明创投等VC/PE,赶来投资,帮助复旦、哈佛“双料学霸”陈郢,紧接着,美团也来了。

资本看好陈郢无外乎两点:第一,他学历高、背景好,中美两国都有人脉;第二,跨境电商正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风口,无利不起早,资本先占上一个坑。

做了几年,跨境电商风口渐去,陈郢又动了回到农村发展的念头。他由此想法到不奇怪,彼时,国家正呼吁“大学生、科技从业者等返乡、下乡人员参与农村创业创新,活跃农村经济。”

搞跨境电商一筹莫展的陈郢,回忆起当年在农村的美好时光,他想再做一个公司,把农村经验与“跨境”二字结合。但他也担心自己再次“失败”,于是拉来拥有“千团大战”经验的爱鲜蜂高级运营副总裁王鹏,后者曾亲历无数创业者在风口倒下,是值得信赖的“避坑”高手。

2018年,陈郢、王鹏二人联手在北京成立了十荟团。表面上这是一次全新创业,实际是跨境电商向社区团购的一次转移。2018年之后,陈郢创立的有好东西就再也没有拿到过任何一笔融资,仿佛“人间蒸发”,而外界注意力完全被转移到线上社区连锁便利店十荟团身上。

上演了有趣的一幕。

当初,赶来帮助陈郢创业的那批VC/PE,又成了十荟团的投资人。

资本毕竟不甘心,投了那么多钱进去,总不能打水漂吧?怎么也要在另一风口搞出IPO或找到新接盘侠。资本拥簇下,十荟团刚成立,便开启“疯狂”融资之旅。

有好东西的投资方真格基金、愉悦资本、启明创投是十荟团的最早参与者。“同年创业、同年融资”,这一幕让人联想起了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

2019年,阿里赶来,A轮投资十荟团,打消了美团入局的念头。

自从有了阿里背书,十荟团融资顺风顺水,成立4年拿到7轮融资,斩获超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渶策资本、GGV纪源资本、鼎晖投资、中金资本、时代资本等“顶流”VC/PE加持。有消息称,算上去年那笔7.5亿美元D轮融资,十荟团投后估值约50亿美元。

阿里对十荟团更是“真爱”,7轮融资重仓4轮。

短短几年间,十荟团布局了华中、华南、华东、华北、西北、西南、东北7大区域,业务覆盖25个省、2000多个市县、83万社区、5083万家庭用户、150万社区合伙人,号称带动“社会近200万人就业”。从规模化角度来看,这个数据是惊人的。

作者此前写的多篇文章,曾反复提及“规模化”,当代VC/PE最喜欢的生意就是,规模化。“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比较容易看懂、看透”,规模化会带来更高的估值空间。

规模化生意中,所谓盈利模式,其实并不是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只要资金充足,有钱可“烧”,就能在IPO时拿到一个好价格。公司在二级市场可以继续融资,以谋求商业化落地,VC/PE亦能通过最佳通道退出,增值获利。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互联网巨头的疯狂介入,打破VC/PE美梦,改变了他们内心希望通过规模化提升估值,再通过IPO变现的初衷,十荟团连同风口上的其它社区团购玩家一样,走向下坡路。因为,VC/PE投资的“盈利模式”已发生改变。

互联网巨头卷入,则把社区团购从一个热门赛道演变成一场 “烟火弥漫的战争”。

这场战争里,创业者、VC/PE都很难幸免。

VC/PE存在的价值,是帮助背后“金主爸爸”,寻找财富增长空间与机会,赚走手续费与提成,当“金主爸爸”开始直接参与战争,原本固有的投资逻辑就会产生矛盾。

十荟团曾在2020年年中,凭借独特的“团长运营”模式,成为一家利润率为正的公司。

这样的突破,令陈郢、王鹏二人兴奋异常。陈郢在内部信中表示,“我们竟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信中,陈郢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普惠零售”的概念,还为社区团购这个行业划定了一个市场——35万亿元规模。他觉得,社区团购前景之美,远超想象。

陈郢还在“做梦”。没有技术含量的赛道,任何概念、模式在海量资金面前都不值一提。

彼时,VC/PE大军开始悄悄远离社区团购赛道,他们不敢跟互联网巨头“硬碰”,唯有入局者心有不甘,刚投出了一只独角兽,岂能半途而废,继续给十荟团注资。

同样不甘心的,还有错失独角兽的美团以及一帮掌握互联网“天下”的巨头们,2020下半年开始,他们各自加大在社区团购方向的投入,用钱从市场夺走蛋糕,把VC/PE、创业者挤出局。

陈郢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无奈的表示,“当互联网巨头进来用钱狂砸的时候,我们自己不得不将毛利降低20%。”整个社区团购瞬间从创造价值转向暗战与内卷。

“胳膊扭不过大腿”。有传闻称,十荟团曾在2021年谋求IPO,入局的VC/PE不可能真跟互联网巨头“硬碰”,资本是来赚钱的,不是来送钱的,需要尽快寻找出路,尤其是D轮投资方,估值被炒到约50亿美元,找不到下一个接盘侠,他们将血本无归。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十荟团只能通过业务缩编,以保证自身还“活着”。

2021年,陈郢发内部信称,“公司短期内将大刀阔斧地改革部分效率较低的业务区域。”紧接着,十荟团在多个城市,开启大规模裁员。从2000多个县市撤退到仅留长沙、武汉、济南、江苏、广东5个省市继续运营,员工规模从万人减至1000人以内。

2022年,十荟团“负面”铺天盖地。直至最近,被曝出“全国城市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公司进入善后阶段,将主要处理供应商货款的清算事宜,以及员工工资的结算赔付问题。”

作者查阅十荟团官方微信号发现,此前周更的内容已停更两个多月。对于“倒闭”,官方未作出任何回应,有投资人向作者表示,“所有业务关停属实”,陈郢最后一丝幻想破灭。

头部倒了、VC/PE血本无归,社区团购在巨头裹夹下,又走上了O2O、共享经济的老路。

阅读全文 →
Harvey Yan

    您有什么想法?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