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88-0018-6806
  • harveyyan@zhongyinlawyer.com

高瓴全资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

高瓴全资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

   2022-05-31T13:51:55+08:00

2021年3月25日,世界资本市场再次迎来了大手笔交易,世界电器巨头飞利浦正式宣布,已签署协议,将旗下家用电器业务及品牌打包出售给亚洲最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此次交易飞利浦的家用电器业务估值约为37亿欧元,计入总交易价值后合计约为4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340亿元。

此次收购飞利浦家电,也将是高瓴在百丽国际、普洛斯、格力电器之后,又一百亿级重大并购交易。

为什么一个专注于资本投资、基本上不直接涉足和参与实体经营的高瓴资本,会豪掷340亿元人民币,整体买下飞利浦的家用电器业务板块呢?

2019年,高瓴资本已花费417亿元投资格力,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15%,正式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并承诺三年内不减持。按照张磊价值一书的内涵来看,这是典型的重仓格力和长期持有,看中了格力未来成长价值空间和潜力。

但是,在高瓴重仓格力以后,格力的发展却掉头急转直下。家电行业上市三巨头市值,美的总市值达到了6331亿元,再创历史高点,而格力仅为3993亿元,海尔为1901亿元,也就是说美的市值比格力和海尔之和还要多,稳居家电行业上市公司龙头老大的地位。

更雪上加霜的是,根据三大巨头已公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美的以2167亿元的营收,远超格力的1258亿元,同时,海尔也以1544亿元的营收领先格力。格力在市值和营收方面,已全面落后于美的,这对于重仓和计划长期持有格力股票的高瓴资本来说,结果是无法被容忍和接受的。

高瓴一系列与格力相关的动作均表明,格力已到了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和重塑的关键时刻,背后的最大推手不言而喻均指向了高瓴,在解决了格力管理层效能的问题后,再通过商业化的运作和布局补齐格力市场短板。

通过飞利浦的渠道平台和全球品牌影响力,把格力的最新技术产品迅速推向全球市场,达到技术变现,从而形成格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而后再反过来影响和带动国内市场,以期达到良性生态循环,这完全符合张磊一直以来的投资定位和投资逻辑,与之前高瓴对蓝月亮的整体投资改造如出一辙。一旦形成这样的格局,将会和美的形成错位竞争,并对美的降维打击,从而扭转不利的竞争态势。

关于高瓴买下飞利浦家电业务,很多投资者均认为,高瓴此举是为了格力企业国际化,用飞利浦打开国际市场,提升格力的国际影响力,为格力大举国际化预设铺路,而非多数网友们所想的,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的竞争需要,张磊和高瓴是在下一盘大棋。

这个就是飞利浦的价值所在,毕竟,过去很多年里格力电器一直在努力尝试多元化,但始终无法摆脱空调业务独大的局面,也想走国际化路线,唱响中国制造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一直苦于无法打开国际市场。相反,飞利浦家电产品线几乎涵盖了围绕人们衣食住行,如厨房、生活、护理、清洁、保健等所有全系列家电产品,而且是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遍布全球的销售渠道网络,一旦双方实现合作,将会是强强联合的大好局面。

但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高瓴资本已全资拥有了飞利浦的家电板块,再加上是格力的第一大股东,站在高瓴资本的整合高度,在格力与飞利浦业绩都出现波动,甚至下滑的情况下,如何让同为天涯沦落人的这两家电器品牌公司实现合作,达到共同两条腿走路,才是高瓴此次资本运作的最终目的。

这种鬼斧神工的神来之笔商业手段,完全符合张磊价值一书所表达的投资理念。高瓴收购飞利浦,绝对不是为格力作嫁衣裳唱配角,而是为了主导世界家电市场话语权,谋取自身更大利益,格力的定位只是配角和从属身份,高瓴和格力或许会共同出资,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来共同运营格力和飞利浦两大品牌,这很有可能。

阅读全文 →
Harvey Yan

    您有什么想法?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