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和境外发行股票备案制的实施为中国企业上市带来了新的路径选择。这些制度改革意在简化企业上市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为市场增加活力。新背景下,中国企业上市的路径选择发生了以下变化: 一、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全面注册制改变了A股市场上市审核的方式。相较于原先的核准制,全面注册制更注重信息披露,减少了行政干预。这使得企业上市的流程更加便捷和高效,也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有机会进入A股市场。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确实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化。与过去的核准制相比,全面注册制更注重信息披露、市场化原则,减少行政干预。这一制度改革对企业上市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以下积极影响: 简化上市流程:全 ……
香港联合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在其上市决策指引中对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结构确实提出了严格限缩适用的要求。拟在香港上市的企业需遵循以下几点: 确保合规性:拟上市企业需要证明其已尽力遵守中国内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与境内法律法规冲突可能性降至最低。企业需要在上市申请文件中详细披露其VIE结构以及相关合规风险。 受限行业:对于无外商准入限制或投资限制的行业,拟上市企业不得采用VIE结构。换言之,只有在受到政府限制的行业,企业才可以考虑采用VIE结构。 沟通与透明度:拟上市企业需要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确保其VIE结构符合香港交易所的要求。此外,企业还需要在招股书和其他 ……
内容详见: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香港IPO市场:2022前十个月上市62家、募资851亿,同比分别下降18%、71% 2022年前十个月,香港新上市公司共有62家,募资 850.86亿(港元,下同)(不包括部分新股可能行使超额配股权而可能产生的额外募资)。 同时,有 39家(主板30家)上市公司被港交所以「上市规则」除牌、14家(主板13家)根据私有化计划以及自愿撤回而退市,合计 53家上市公司退市。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港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580家,其中主板2,238家、GEM 342家。其中停牌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上市公司共 115家(主板 102家、GEM 13家 ……
原文链接:原创 活报告 活报告 近年来,由于估值难以体现、融资功能不畅等诸多因素,很多新三板企业选择摘牌,并谋求其他的上市地,除了内地交易所,港交所也是热门的选择。 这些公司或经过一番收购、重组、股改、更名等动作,以全新的形象在港交所重新亮相。经过改头换面后,它们在新的资本市场舞台大展身手,融资能力改善,估值也轻轻松松直线上升。 一、46家新三板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2020年为上市大年 据活报告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以来,已有46家港股上市公司从新三板摘牌后再赴港上市,包括思摩尔国际、君实生物、新东方在线、金力永磁、泡泡玛特等。从上市年份来看,2020年是新三板赴港上市的大年,有二十余家公司 ……
内容来源: 搜狐网 易界DealGlobe 港交所2018年4月24日宣布,将从4月30日起接受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赴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并计划在今年7月31日前展开新咨询,探究是否允许以企业身份持有特殊股权架构的申请人在港IPO。 IPO新规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新上市规则将于4月30日生效。 针对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港交所在咨询总结中厘定以下目标,包括拟上市公司预期市值不能低于15亿港元,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至少12个月,核心产品临床试验已经进入第二期或者第三期。 咨询总结建议,拟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于建议上市日期前至少6个月,得到相当数额的第三方投资,但对于“资深投资 ……
原文链接 当年错过阿里巴巴的港交所终于放开“同股不同权”的限制。2018年4月30日起,港交所接受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小米成为香港“同股不同权”上市的第一股。 而随之引起广泛讨论的,则是小米的招股说明书——小米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而对小米利润影响最大的,非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convertible redeemable preferred share)莫属。 本文会从 what、why、how 三个维度来讨论和分析”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1、What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convertible re ……
摘录来源丨投中网 只发2%新股的明星IPO 先来看一个最近的例子。2022年7月15日,微创脑科学在港股上市,这是一次在医疗器械赛道备受关注的重要IPO。 微创脑科学的母公司是大名鼎鼎的微创医疗,市值曾突破千亿的创新医疗器械龙头。微创脑科学本身是中国神经介入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且2019年至2021年业绩高速增长,营收从1.84亿元增长至3.82亿元。 毫不令人意外的,微创脑科学上市前备受资本追捧。2021年11月微创脑科学进行了一轮Pre-IPO轮融资,当时估值已经达到17.5亿美元(约137亿港元),中金资本等多家机构入局。公开资料显示,微创脑科学是神经介入赛道估值最高的公司。 当下资本市 ……